当前位置:首页  »  警安观察
斩断黑手!北京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向金融黑灰产“亮剑”,发布联合倡议书!
时间:2025-11-01作者:警安在线 阅读:1897


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,一场关于打击金融黑灰产的强音响起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与北京市检察院、中国政法大学三方联合发布《关于打击治理金融黑灰产的联合倡议书》,标志着打击金融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进入新阶段。文末附联合倡议书原图。


01

监管强音:协同治理金融黑灰产


“金融黑灰产已呈现出链条化、跨地域化、批量化、隐蔽化等特点,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予以遏制。


”北京金融监管局在论坛上明确表示。当前,金融黑灰产治理面临三大挑战:协同机制不完善、法律标准模糊、惩治力度不足。为此,三方联合倡议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,形成治理合力。

北京市检察院代表指出,将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,提高案件移送和诉讼效率。中国政法大学专家则强调,将加强金融黑灰产法律定性研究,为完善立法提供理论支撑。

这一联合行动反映了监管部门对金融黑灰产“零容忍”的态度,展现了打击金融违法违规行为的坚定决心。


02

揭秘黑产:常见操作手法与骗局


金融帮综合以往发布的内容,以及各地监管曾经发布的风险提示。整理发现:目前金融黑灰产已形成完整的非法产业链,其操作手法日趋专业化、隐蔽化。


“代理维权”的套路与话术黑产组织通常以“法律咨询”“债务优化”为幌子,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成功案例,吸引资金困难人群。他们会要求客户支付高额“服务费”(通常为债务金额的5-10%),并索要身份证、银行卡、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。随后指导客户编造“被冒名贷款”“不知情”等理由,统一模板化投诉,甚至伪造贫困证明、医院诊断书等材

不法贷款中介的“AB面”表面上承诺“低息快贷”,实则通过精心设计的套路获利。在客户签约前,收取高额“前置服务费”;在获取客户账户信息后,可能擅自增加贷款金额,侵吞差额;更甚者,会恶意重复申请多家机构贷款,以获取更多佣金,完全不顾及客户还款能力和征信影响。

“征信修复”的技术欺诈黑灰产组织利用《征信业管理条例》中关于信息主体有权提出异议的规定,进行技术性投机。他们教唆客户以“忘记办理”“非本人使用”等理由发起恶意投诉,同时伪造银行流水、通话记录等辅助材料。整个过程中,客户不仅需要支付高额费用,其个人信息也被黑产组织收集,面临二次转卖风险。

精细化非法荐股骗局黑产团队通过包装“炒股大师”人设,在社交平台展示虚假盈利截图,以“内幕消息”“涨停板股”为诱饵,诱导投资者加入付费群组。实际上,这些所谓的“荐股”多为随机推荐或甚至与庄家配合出货,普通投资者往往成为接盘者。

这些黑灰产操作已形成标准化流程:引流获客-签订电子协议-收取费用-“指导”伪造材料-批量投诉,每个环节都有专门团队操作,呈现出明显的公司化、专业化运营特征。


03

个人警示:参与黑灰产的严重后果


参与金融黑灰产活动,不仅无法实现所谓的“利益最大化”,反而可能给个人带来严重损害,远离才是。

财产损失风险黑灰产组织通常以“前期费用”为名收取资金,但承诺的服务大多无法兑现,导致参与者资金损失。

法律责任风险参与伪造材料、恶意投诉等行为,可能触犯法律,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。依据相关法律,伪造国家机关、公司印章或证件,最高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
信用记录受损参与逃废债、虚假投诉等行为,可能导致个人信用记录严重受损,影响未来贷款、就业等各方面生活。

个人信息泄露向黑灰产组织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,极有可能被非法转卖或用于其他违法犯罪活动,造成长期安全隐患。

监管部门多次提示,消费者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渠道表达诉求,切勿相信“百分百成功”“内部关系”等虚假承诺。


04

多方携手共建健康金融生态


监管科技赋能,打造智能防御体系目前,监管部门正在推进"金融风险防控平台"建设,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黑灰产特征。例如,通过投诉文本语义分析、投诉人关联网络挖掘等技术,已成功识别并处置多个黑产团伙。某省银保监局运用AI模型分析投诉件特征,准确识别出由同一黑产组织操作的批量投诉300余件。

金融机构主动作为,筑牢第一道防线银行业正在建立联合防御机制,包括:优化投诉甄别流程,对疑似黑产操纵的投诉启动特别审核程序;完善债务人帮扶机制,为真实困难群体提供债务重组方案;建立黑名单共享机制,对确认为黑灰产操作的客户采取联合限制措施。

消费者教育精准触达,提升金融免疫力各地监管部门组织开展"金融知识进万家"活动,通过真实案例揭示黑灰产危害。中国人民银行也曾制作过《金融黑灰产防范指南》,以漫画形式解析常见骗局,阅读量超千万。多家金融机构在官方APP设置"理性维权"专区,提供正规咨询渠道。

法治保障持续监管科技赋能完善,构建长效机制近期发布的《金融黑灰产治理指导意见(征求意见稿)》明确了各方责任,提出建立"监测-识别-处置-溯源"的全流程治理机制。

结语: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,金融黑灰产的形态可能不断演变,但打击金融违法违规行为的决心不会改变。此次北京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发出倡议,展现了构建多元化协同治理格局的清晰思路。


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,增强风险意识、选择正规渠道、远离金融黑灰产,不仅是对自身财产安全的保护,更是对健康金融生态的积极贡献。唯有各方携手,才能筑牢金融安全防线,让黑灰产无处遁形。


  • 车轮上的守护:三代警车见证他的巡特警初心

  • 净网—2025|编造“抢粮抢油”谣言吸粉,网警依法查处

  • 车轮上的守护:三代警车见证他的巡特警初心

  • 【聚焦一线】攻坚克难!山西公安破获多起积案、现案

Copyright © 2019 警安在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 
京ICP备19046744号-1 栏目电话:010-85266860 运营中心:13911738062
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,建立镜像。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,如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告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