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 »  法治纪实
这类诈骗占全市电诈30%→
时间:2025-07-23作者:警安在线 阅读:1899


如何提升识诈防骗能力?又如何规避暑期中容易遭遇的诈骗陷阱?

7月22日,重庆之声《民呼我为热线》节目邀请到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党委副书记、政委冉义智做客直播间,与听众和网友交流。

微信图片_20250723102621.jpg



诈骗手法


我市目前最为高发的十类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分别是刷单返利类、虚假购物服务类、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、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、贷款征信类、冒充公检法类、婚恋交友类、冒充领导熟人类、网络游戏虚假交易类和机票退改签类,这十类案件约占全部电诈案件的90%。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最多,约占30%;其次是虚假购物、服务类诈骗,发案约占20%。




为增强大众的防骗意识,我市已开启“全民反诈在行动”集中宣传月活动。

线上,我市公安系统举办了反诈专题直播,总结了针对青少年和银发群体的高发诈骗手法,吸引了22.13万人次观看。同时在反诈大闯关小程序里设置集中宣传月有奖答题专区,吸引了117.25万名市民踊跃答题。

线下,全市41个区县以多种形式开展“全民反诈宣传日”活动,通过设置反诈AI互动体验区、反诈宣传车巡游等方式宣传反诈知识。今年以来,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和损失同比均下降,为群众追赃返还2.45亿元。


眼下正值暑期,冉义智在节目中表示,学生们最容易陷入兼职刷单诈骗陷阱。他举例说,今年7月2日,想打暑期工的大学生李某在某视频APP上看到一则招聘兼职的帖子。他留言咨询后,对方让他扫描二维码添加了微信“客服”。之后微信“客服”以需要安排专业老师指导为由,引导李某通过QQ添加刷单“老师”及加入相关QQ群;在刷单“老师”的语音指导下,李某转账购买其指定商品完成了刷单任务。此后,对方又以退还垫资为由,引导李某下载“teams”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,骗取了李某相关密码。随后李某收到银行扣款通知,共计损失2.5万元。





此外,爱打游戏的部分青少年容易被“免费领取游戏皮肤”“高价收购游戏账号”等话术吸引,进入虚假交易平台进行所谓“交易”,实则遭遇了“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”诈骗;还有部分青少年及家长容易轻信虚假门票信息,脱离正规平台购买演唱会门票,从而被实施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,损失钱财。一些不法分子还以“轻松赚钱”为由,诱骗青少年买卖、租借电话卡、银行卡及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账号,或参与“跑分”洗钱、帮打诈骗电话、转发诈骗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

对此,冉义智希望同学们提高法律意识,抵制诱惑,拒绝成为“电诈工具人”,切勿因蝇头小利误入歧途!

针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,冉义智给出“反诈指南”:

未知链接不点击、陌生来电不轻信、个人信息不透露、转账汇款多核实。他同时提醒大家,不要在非必要场合透露金融账户、财产状况等敏感信息;谨慎处理快递单、刷卡凭条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,丢弃前应涂抹或销毁;警惕陌生人提供好处诱骗。不在非官方APP或网页上输入银行、第三方支付平台等账号及密码和验证码等。

来源:重庆之声


  • 临沂公安持续“亮剑”,又有多人被抓......

  • 搭建“手机口”设备!山东济宁警方侦破一起新型电诈帮信案

  • 105名“苏超”“黄牛”落网

  • 上海铁路公安局举行新提任领导干部集体谈话暨宪法宣誓仪式

Copyright © 2019 警安在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 
京ICP备19046744号-1 栏目电话:010-85266860 运营中心:13911738062
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,建立镜像。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,如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告知。